这是一本讲述信息时代公司创新管理与经营之道的书籍。

大概从2008年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谷歌的产品,也在很早以前就对谷歌招股书中写的十条核心价值观印象深刻,自然对于这个公司如何创建到发展、再从壮大到卓越十分好奇,此前翻越了一些关于《重新定义公司》的书评文章,觉得这是一本讲述信息时代公司创新管理与经营之道的书籍,尤其是作为一家拥有技术背景基因且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导的公司是如何管理的。

整本书,对我而言,有三个不同层面议题的启发。

创意精英与人才战略

这是一个人才驱动发展的时代,不要妄图去管理创意人才,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招募,吸引和留住他们,同时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和平台,然后放手让他们去把他们心中的梦想和渴望实现出来,当然前提是我们目标一致,价值观一致,此外他们得是一群激情的、智慧的、拥有学习型思维的族群。

我们不应该只看谁与你共事的时间长,也不应该看谁的头衔大,而应当选择能力最强的创意精英,以及那些对于未来的改变有非凡见解的人。

招聘体制不应该以组织为重,而以人才为本,创意精英们比具体职位更重要,公司比经理人更重要。重视人才,必须改变团队成员的招聘方式,招聘不只是人事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人的职责,招聘是公司最重要的一笔投资。优质人才组成的员工团队不仅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还能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的加入。

我们不遗余力的需要招募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员工伙伴,他们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个性是能够培养和改变的,换言之,没有不可能这回事,他们会自己拟定学习目标,这些目标会鼓励自己勇于挑战,而不会因为提出愚蠢问题或给出错误答案而不安。

寻找学习型动物并不容易,但并非无计可施,少关注背景信息,不说检验对方是否有先见之明,多关注其如何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思想是如何走向成熟的,比如:过去五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你错失了哪些机遇?你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你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

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尤其是招募进来的学习动物们,还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即便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利益的技能和经验,我们也鼓励大家去体验接触,支持大家把所学付诸实践,我们彼此不单纯是雇佣关系,也是学习型组织的共创伙伴,我们互利互惠,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我们一起学习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这是我所希望看见的场景和未来。

在上海,我基本上保持每周三个人左右到面试频次,对话即学习,分享公司愿景、洞悉市场变化、了解人才渴求、寻找潜在伙伴、构建更广泛的人才网络,这是我的核心工作之一,也希望我们每个总监都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举措,当然更重要不是频次,而是质量,可以简单总结为:宁缺毋滥。我宁愿前期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位潜在招聘对象,也不愿后期花时间去开除一位不合适的对象,这对自己,对对方,对团队都是比较大的伤害和时间浪费。

人生就像下水道,想从中得到什么,要看你往里面扔了些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试想一下5年后的理想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想要什么样的收入?从现在起需要如何选择前面的路?不足和优势是什么?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如何得到这份理想的工作?还需要参与什么培训、积累哪些经验?在目前公司平台,还有哪些没有试过的岗位和环节,还有哪些资源没有有效的利用?

你是想要成为被争夺的创意精英,还是碌碌无为的职场小白呢?很多时候选择的那一刻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技术管理与管理技术

用基于技术洞见的创新方式解决重大难题,优化规模而非收入,让能影响每个人的优秀产品带动市场增长。

技术洞见,是指用创新方式应用科技或设计,以达到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或产品功能和可用性的大幅提升。依靠技术洞见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与同类竞争产品拉开显著差距。产品不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无须大肆宣传也照样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其独一无二的魅力。

无论你从事什么业务,你所在的行业都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技术知识库,在你的公司里,哪些人是极客?是那些在实验室或工作室中进行有趣创新的人吗?无论他们在研究什么,这就是你的技术。找到你的极客,看她们在研究什么,这样,你就挖掘到了迈向成功的技术洞见。找到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想办法对这个解决方案加以拓展,这也是寻找技术洞见的一个方法。

开放分享十分重要,只有上下一致的信息对称,才有可能让整个团队保持一个统一的对话基础,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不仅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同时还使得你在分享过程声誉崛起,更容易让你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拥护,

对于程序员伙伴而言,不应该只关注敲代码本身,更应关注技术背后的洞见,因何驱动,技术核心解决了什么社会问题或者企业问题。而对于市场伙伴而言,也应该多了解程序员的思维方式,工程师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知识广博,兴趣多元,需要重视他们的细微观察、技术洞见与独特视角,往往你需要靠很多人力才能解决的问题,程序员的解决思路就是0和1 的巧妙组合。

组织发展与变革原理

现在,企业不再对封闭式的体系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而是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外包出去,与更多且更多样化的合作伙伴建立网络。如果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不在高于外部交易的成本,企业将倾向于缩小。在互联网时代,创建网络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方便运营,更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很多企业将既有的科技因素以创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企业模式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他们创建了可供消费者与合作伙伴互动的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打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21世纪的企业靠全球开放网络取胜,开放可以刺激更大的创意,因为人们不必再去重复已有的成果,转而全身心地用新的创意推动整个行业体制的发展。开放模式的另一个优势是让用户享受到了自由,来去自如,这与将消费者禁锢起来的做法正好相反。在谷歌专门有一只团队,会为用户的离开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如果用户可以轻松选择放弃你,你就得付出更大努力让他们愿意继续留下来。

想一想,5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然后以此为基点,往前推算。对于那些你推断必定会发生变化的因素多加留心,尤其是受科技驱使而使成本曲线下降的生产要素,或是很可能出现的新兴平台。

每个阶段的组织发展都有其特点,对应都需要找到其对应的变革原理,这样组织发展才会更快速,起初的业务发展为中心、中期的组织管理为导向、而今我却认为打造以创意精英为中心的支持体系将会极大促使组织的快速发展,因为优秀的人通过合适的平台和组织方式可以以更高效、更有序的方式创造出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这或许是最朴素的原理:重新梳理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生产力的激发和提升。

在创业路上,当我们一一理顺了这些关系和要务之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一路向前。

文/Action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