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重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如果一个人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挫折是有才能的人最重要的学习功课。 有才能的人善识人。但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模式,改善处事原则是一项更难的事。 看一则微信上说,先做圣人,是每个血气方刚的正直的年轻人先学的功课;而后是放下身段;最后要能让小人也为自己所用,这是至高的人生境界。

在还未读过曾国藩的传记之前,我只知道王阳明有王圣人之称,而读完曾国藩之后,我开始重新认识曾圣人这一新物种。我这才知道人是可以靠后天的修行成为圣人的,然而要想做圣人绝非一日之功,也非常人能受,他的一生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而且这是有可能的。

大智若愚,笨鸟先飞

曾国藩的天资并不聪明,这是他自己也承认的,在书信、日记中常提到“国藩愚陋”之类的话,而同时代的左宗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才具稍欠开展”,也无怪左这样评价他,左宗棠十五岁中了秀才,而曾国藩前后足足考了七次,二十三岁才中秀才。但也正是他不够聪敏,才成就了他一生的功业。他终生尚拙,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在追求成为圣人的道路上,他以“勤而恒”为要诀。读书时一书未读完,断不看他书,一句不能,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正是靠着这种“笨方法”的读书方式,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自我完善及自我改造他的方法有二:一曰“日课”,每天用日记的形式,从吃喝拉撒睡,到为政打仗,从外表于形到心中所念,无不自我监督检查、深刻反省,此项工夫终生不蹉。二曰“师友夹持”,也就是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以“呆而硬”为战术,硬是靠着“结硬寨、打呆仗”一举攻破天京,成就了自己的功业。可以说,正是认识了自己的“笨”,曾国藩才能把至拙化为至巧,扬长避短、以拙胜巧。

立志高远,脱胎换骨

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在翰林院见到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物,激起了自己的羞耻心和敬畏心。因自小受儒学影响,所以立下的志向是千百年来儒家的最高追求——成为圣人。

圣人是指掌握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对内问心无愧,对外治国安邦,即内圣外王。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什么文正公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因为心性修炼不进则退,断无维持原样之理。如果立下的志向不是为圣贤而是为常人,不会有持久的改过决心和行动,心性逐渐下降,最终不断退后。圣贤是努力目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圣人”,或者说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状态的人,则是通过刻苦努力,穿透重重欲望缠绕,战胜种种困难,将自身潜能调动发挥到近乎极致。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能够从五线小镇青年跨越到一线城市与伙伴合伙创业,一面归因为时代,还有一面则归因于自己一直以来对未知渴望的追寻与坚持,才有今日的自信与自我领导意识,唯独圣人之志还需伺机立于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曾国藩一生思想轨迹多变而复杂。最开始他笃信理学,江西之困后学黄老,把“大柔非柔,至刚无刚”领悟透彻。他成功把握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有原则也有灵活性,把儒法道集于一身,以王霸杂术持身、用人、施政、御军。

他相信“以诚待人”,愿意以诚任事,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做了许多“真诚的伪饰”之事。无论后人怎么评价他,他心中始终不变的是他的信念,他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对清廷的忠诚,对儒家理学的信仰。他可以在处理天津教案时不惜背负起“卖国”罪名,甘当替罪羊;可以在剿灭洪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解散湘军,请辞节制六省的大权;更为预料到的清帝国前途命运“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陨”。

我们在面对客户、合作伙伴的时候,也需要学会一些变通思维,过往我们的创业过程非常有原则性,但面对市场的变化多端,尤其是行业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学会有一些变通,只要坚守底线,做正确的事情,终究会通达罗马。

如果只有批判和反抗,这个世界给予你的,也无非只有耻辱。 如果只有盲从和顺服,自己内心所坚持的,会显得十分可笑。 这个世界不仅需要批判和顺服,更重要的,是适应和改良,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这种改变,不是暴风骤雨、你死我活的革命,不是苟且偷安、人云亦云的犬儒,而是有所坚持、有所放弃。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这个世界“活”下去。而且,关键的是,不在于如何去“活”,而在于,要在这个体制的大世界和内心的小世界中,并行不悖的“活”下去。

凡是尽力而为,但心存敬畏之心。 有所求,有所惧。尽人事,听天命。

文/Action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