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CKO 那些事儿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CKO 是做什么的?

简单来讲,就是致力于将公司拥有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做大做深、让其最有效地被利用,以协助达成公司目标,为公司创造最大化价值。

终极目标就是打造一套知识管理体系及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位新人在加入公司后,能够更快捷高效的吸取公司历史经验与知识,实现与公司一起快速成长的目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流程方法让老员工自主的将个体经验和知识进行公开分享和沉淀,实现个体价值最大化,顺便促使公司知识资产价值的留存与释放。

您是如何接触到 CKO 这一工作类别的?

在公司创业早期,很多地方还不成熟,导致公司人员流动率较高,每一次刚刚培养上手的新同事,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离开了团队,这致使项目组每一次都需要从零再来一次,长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和徘徊。这让创始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如何摆脱低水平的徘徊,实现能力与知识的平移,让每个新同事都能更快的上手并实现互相补位。

另外一个事情是因为开拓新公司,在无锡、北京、上海多地进行业务扩张,如何实现跨地域的高效协作与经验迁移,而不是将经验和能力局限于某一个城市,这是我们进行的第二次深刻思考。

恰巧,我比较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个人知识管理这一议题,并进行广泛的实践,因为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我开始研究组织知识管理这一领域,加上我参与了公司从零到一的发展过程及每一个新办公室的早期团队组建过程,我几乎参与了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组织变革与项目经历,顺理成章,核心管理团队经过商榷给了我“CKO”这一新兴职位的任命,也算是给我赋予的新使命吧。

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位,您认为 CKO 这一角色为什么在当下越来越受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肯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负责为知识工作者提供综合服务的CKO自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而CKO这一角色主要是在特定公司场景下会比较需要,这些场景与我们公司的特征非常契合。

一是公司分散在各地,或分为许多工作团队。 因此组织的知识分散在各处,并且各群组往往难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工作成果。这会造成组织资源的重复浪费、或产生过高的沟通成本。如果能推行知识管理,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统一收集、并提供容易查询的使用界面,将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顺应全球化的营运模式,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不同公司模规的大小,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二是固定产生大量文件数据,需要费心管理的公司。 例如出版业、律师业、金融服务业等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正式文件,并可以留作日后参考用。如果没有一套有效分类、管理的系统,工作者会花费太多时间在查询、寻找数据上,而这些被保留下来、具有宝贵经验价值的文件,也常无法发挥最大的功用。

三是以创意、个人经验为最重要价值的公司。 例如企划、产品研究与创作、服务业、公关广告管理等,因为知识存在于日常工作中,或知识工作者个人思考、计划的过程,难以收集。也因为在这种组织中,知识代表了优势与权力,工作者需要有更多的诱因或鼓励,才会愿意将知识分享给组织。这类组织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因为工作者离职而流失了宝贵的知识。

CKO 的“K”代表的是知识(knowledge),是否意味着 CKO 的工作核心就是围绕知识和技术展开?

知识是结果,技术则是加速结果产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以产生知识和使用知识的人。

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隐性知识隐藏于人的大脑,显性知识表现为可视化的多媒体内容。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流程和技术实现留存,而隐性知识则需要依靠营造良好的分享氛围和分享文化,才能促使更多人将隐性知识公开分享,并最终转化为公开的显性知识。

在理清这些概念后,核心工作可以简单总结为围绕知识内容开展,以及围绕知识工作者开展。前者侧重流程及技术管理,后者侧重文化营造。

您认为 CKO 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乐于分享、系统思维、耐心

谈谈分享主义

本期季刊主题是“分享”。作为 CKO,您如何看待分享主义?

我是分享主义的推崇者和受益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谈及分享可能想到的是会不会自己分享给了别人,别人就会超过自己,有一定的担忧和顾虑。尤其是在职场竞争环境里面,我把我的经验教给了我的同事,或者说我的下属,他们成长起来会不会超过我或取代我的位置,这是传统的思维逻辑里面会去担忧的问题。

在我看来,分享的越多其实价值越大,因为你分享的同时在做更好的个人梳理,分享的这个过程会传递知识和经验,而让自己的社会资本得到更大的积累,你的个人声誉和口碑,也在这个过程都已建立,从而建立你的个人影响力,而影响力则意味着你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

分享,需要勇气,勇气则需要鼓励,分享的越多却得不到被分享者的反馈,那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也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待。

您认为知识分享能够为个人和企业创造哪些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我个人而言,我通过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社交媒体上面建立我个人的品牌影响力,个人品牌影响力可以转化成商业的资本,比如说我在一些公开的知识付费平台分享专业的话题,别人可以付费来请教我,在付费的同时也强化了我的个人的品牌,我也可以获得更多潜在的客户资源和合作资源,甚至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那对公司而言呢,以公司品牌工作的做法为例,我们通过知识、案例、作品的输出来建立公司的专业品牌影响力,通过公众号和行业媒体的分享,进一步帮助我们吸引到潜在客户的关注,行业的兴趣,从而帮我们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和机会,这就是分享给我们公司带来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您是通过哪些载体和渠道进行分享的?

目前的话主要有我自己的个人网站,微博,在行主页,还有个人朋友圈,以及面向国际化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还有数英网垂直专栏,这些都是我分享的渠道和载体。此外,在线下偶尔也会进行一些主题演讲和分享,以前上过TEDx,还有CMO训练营,17PR等面向企业的授课等。

您在“在行”上为一百多位提问者提供解答,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

我把在行当做我的一个专业社交入口。通过这个公开知识分享的方式,去筛选出各个领域的专业伙伴。每一次他们付费约见我的过程,就是一次信息和高质量人脉的匹配过程,我在给他们做分享的同时,他们也在跟我分享他们行业的资讯或者圈内信息,帮助我开阔不同行业的视野。当然顺带还可以获得一点副业收入。很多学员后来成为我的朋友、乃至合作伙伴。

印象深刻的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有一些人也开始走上了公开分享的道路,并成为了细分话题的在行行家。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践行“分享主义”的理念的?

我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开始通过公开博客写作进行分享,我和公司最早的创始人可佳认识,起初就源于读了他的个人博客,我们成了网友,才有了后来一起创业的故事。

比较早一些分享体验,是我在大学的时候通过公开博客分享,认识了全世界各地的优秀专业人士,我号召全世界的青年分享个人故事则让我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人脉信息网络,进入职场后的分享则让我获得了更多行业圈子和朋友,这些社会化资源都通过我的知识、经验分享而得到了巨大的价值反哺,今天公司的好些客户资源就源于当初种下的因。

所以我成为忠实的分享主义践行者和推崇者。

NPLUS × 分享主义

您认为分享主义与建立学习型组织有何关联?

我认为学习型组织首先是由一群热衷学习与分享的人组成,而这群人首先是一群乐于分享、推崇分享主义的人。

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NPLUS 做过哪些努力?

从内容沉淀上,我们建立了全流程的项目管理内容沉淀机制,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项目相关文档进行管理;

从文化营造上,我们不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分享活动,还有依托季刊杂志的访谈和内容策展方式,营造公司分享氛围;

从知识输出上,我们以案例作品作为核心,让每一个项目都得到最大化的价值曝光,促进跨项目组和跨地域的经验分享,进而通过案例和知识传播驱动公司行业影响力的提升。

NPLUS 在北京、上海、无锡、深圳都有分公司,四地要如何共享资源?

目前公司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进程,实现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结项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最终沉淀下品牌客户资产、项目资产、经验方法资产、案例作品库、奖项作品库、提案方案、解决方案等资源,并依托便捷的数字化共享工具及不定期的分享活动开展,实现高效的经验和知识平移。

对于 NPLUSer,您有什么建议?

信息时代,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已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职场竞争格局和优势,做好了知识管理不仅让你成为公司内部的能手,还能成为客户的依靠,增强个人品牌溢价及升值潜力。但知识也是动态更新的,我们需要用终身学习的态度去做知识的迭代更新,才能让你的知识积累持续增值。

另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高效搜索能力,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路径,最精准的渠道找到你想要的信息、知识、人脉和资源,信息源质量直接影响你的认知格局。第二点是被连接的能力,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思考,让对你有需求的市场相关方,能够更快速高效的方式联系到你,被连接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公开分享,这是一种高效而便捷的方式,而要想做好公开分享的前提是做好个人知识管理,这样你才能做到更加稳定、高质量的输出。

一点儿题外话

有人说您在生活中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在工作中又井井有条,在理性和感性中,您认为自己更偏向哪一方呢?

我可能会是想法偏感性,行动偏理性的人。当然具体问题还需要做具体分析,有时候觉得自己可能会偏理想主义一些,不过更希望自己做的是一个偏理想主义的实干家。

作为一家数字营销公司的CKO,既需要对创新动态的感知能力,又需要理性判断来衡量可行性。我在思考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的时候,我会思考它是否具备未来性,更多的时候是用探寻式的方式去考虑问题。

比如我会问,如果公司每个人都开始关注个人品牌、开始关注知识管理,每个员工的作品都得到最大化的曝光和展示,那公司会变成什么样,那个结果可能是反过来驱动我们每个人去关注这件事的动因,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共鸣。

您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我很少会评价自己做的怎么样,我更多的会思考,还可以怎么样,或者如果换一种做法会是怎么样。

之后的打算是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为公司打造一个开放的分享平台和高效的协作系统,吸引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我们,持续创造出好作品,进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疫情当前,您认为数字营销公司的机会在哪?

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预测未来的世界是一个虚拟和现实深度融合的世界,品牌数字化加速,对我们来讲是很好的机会,但从逆向思维角度去看,线上大量聚集过后,线下场景又会被重新定义或者重新设计,也会是新机会。

而伴随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或许会有新的消费观念,更加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会被更加重视,自然也会是新的机会点。

本文原文刊载于《NPLUS》2020年4月刊杂志_封面人物